第四篇 謙德之效
第三篇所說的,都是積善的方法,能夠積善,自然最好,但人在社會上,不能不和人來往,做人的方法必須加以講究;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謙虛了。一個人能謙虛,在社會上一定會得到大眾廣泛的支持與信任,而懂得謙虛,便更知道‘日新又新’的重要;不但學問要求進步,做人做事交朋友等等,樣樣都要求進步。所有種種的好處,都從謙虛上得來,所以稱為謙德。這一篇專講謙虛的好處,謙虛的效驗;大家要仔細的研究,不可以囫囵吞棗,那就必定能夠得到大的利益。
平凡大叔生活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第三篇 積善之方
上一篇所講,改過的種種方法,能夠把今生的過失改掉,自然好命就不會變成壞命了;但是還不能把壞命變成好命。因為這一生雖然不犯過失造罪孽,但是前世有沒有犯過失,造罪孽,卻不知道,若是前世已經犯,這一世雖然不再犯;但是前世所犯的罪過,還是要受報應。那麼要怎麼樣做才能使壞命轉成好命呢?這不但要改過,還要積善、積德,才可以把前世所造的罪孽消去。善事積多了,自然能轉壞命成好命,並且可以證明它的效驗!
平凡大叔生活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第二篇 改過之法
人,既然不是生下來就是聖人,那裡能沒有過失呢?孔子說:‘過則勿憚改。’
平凡大叔生活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第一篇 立命之學
了凡四訓白話文(了凡弘法學會整理)
平凡大叔生活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袁了凡居士略傳
袁了凡先生,本名袁黃,字坤儀;江蘇省吳江縣人。年輕 時入贅到浙江省嘉善縣姓殳的人家;因此,在嘉善縣得了公費做縣裡的公讀生。他於明穆宗隆慶四年(西元一五七○年),在鄉裡中了舉人;明神宗萬歷十四年(西元一五八六年)考上進士,奉命到河北省寶坻縣做縣長。過了七年升拔為兵部‘職方司’的主管人,任中剛好碰到日寇侵犯朝鮮,朝鮮向中國求救兵。當時的‘經略’(駐朝鮮軍事長官)宋應昌奏准請了凡為‘軍前贊畫’(參謀長)的職務,並兼督導支援朝鮮的軍隊。提督李如松掌握兵權,假裝賜給高官俸祿與日寇談和,日寇信以為真,沒有設防;李如松發動突擊,攻破形勢險要的平壤,因而打敗了日寇。
平凡大叔生活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